查看原文
其他

从白手起步到快速提升再到辉煌跨越,看看鄂尔多斯市投资建设栉风沐雨的奋斗历程

2017-08-03 鄂尔多斯日报 鄂尔多斯日报

70载沧海桑田,70年春华秋实。自治区成立以来,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,在国家及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,鄂尔多斯秉承着“发展就是硬道理”的思想,在进取中不断创造辉煌。70年间,鄂尔多斯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,拉动经济总量大增长,带动社会民生大改善,加速城乡面貌大变样,推动发展方式大转变。如今,在祖国北部边疆这道亮丽风景线上,鄂尔多斯这颗璀璨明珠正发出耀眼光芒。

砥砺前行 铸就辉煌

回首70年,鄂尔多斯市投资建设从白手起步到快速提升再到辉煌跨越。三个阶段栉风沐雨的奋斗历程,铸就了鄂尔多斯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,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。

——白手起步,奠定基石(1949—1977年)。自治区成立初期,鄂尔多斯百业萧条,在经济建设上,国家投入的资金和人力基本为零,产业结构单一,基础设施严重不足,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很小。1949年,鄂尔多斯市固定资产投资11万元,到了1957年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3万元,是1949年的20.3倍,年平均增速达45.7%,为经济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。进入60年代,鄂尔多斯的固定资产投资受各项宏观政策影响较大,投资发展呈波浪形前进。1962年鄂尔多斯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到了197万元,较1957年下降了11.6%,随后十年间全市投资稳步增长,特别是在国家提出“备战备荒”的口号以后,积极响应国家部署安排,投资骤增,至1977年固定资产投资达3557万元,是1962年的18倍。

网络配图

——快速提升,扬帆起航(1978—2000年)。1978年,改革开放开启了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新篇章,全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随经济发展呈快速增长的态势。1980年,鄂尔多斯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8978万元,是1978年的2.1倍,从1981年—1990年十年间累计完成投资29.6亿元,是前30年投资总量的近十倍。199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首破10亿大关,投资渐入发展“快车道”,1991年—2000年10年间年平均投资增速达14.6%。

——大步跨越,绽放辉煌(2001—2016年)。进入新世纪以后,鄂尔多斯市进入了经济建设的全新时代,经济快速发展,各项事业蓬勃发展,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2001年到2016年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历史性跨越,先后突破百亿和千亿大关,累计完成投资22974亿元,占70年全部投资的98%,年均增长速度达30.1%。超过新世纪前的投资总和。

优化结构 续写新章

70年来,鄂尔多斯市不断创新发展思路、探索发展模式,投资主体多元发展,比例结构不断优化,续写新辉煌的篇章破题起笔。

——比例合理,结构趋优。自治区成立初期,全市产业结构单一,工业经济基础薄弱,产业层次较低,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例差距较小,经济格局较为平衡。改革开放后,鄂尔多斯市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,不断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,三次产业比例趋向协调。1978年资源优势渐显,第二产业投资“崭露头角”,固定资产投资向第二产业聚拢,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6.9:60.7:22.4。80年代,随着人民的物质需求不断增加,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,第三产业投资“拔得头筹”,1989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调整为12:41.8:46.2,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较1978年提高了23.8个百分点。进入20世纪,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,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流动,鄂尔多斯市投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,在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大新型产业的投资力度,形成了“提三产,缓二产”的良好局面。2016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.9:64.9:32.2。

——渠道拓宽,格局多元。自治区成立初期,受经济体制的影响,全民单位投资独挡一面,所占比重大大高于集体经济与个人投资。改革开放以后,鄂尔多斯市完全打破了过去传统体制下单一模式,有力地调动了各方面投资建设积极性,非国有投资逐步走向建设领域的舞台,集体、私营个体等投资异常活跃,不断发展壮大,已逐渐成为投资的重要主体。1978年,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仅占投资总量的11.8%,到2016年上升到47.2%,提高35.4个百分点。开放包容的投资环境同时也吸引了外商投资者的目光。70年来,全市累计批准外资直接投资项目近220个,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130.7亿美元,外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。

百花齐放 共绘梦想

多年来,鄂尔多斯市一直努力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经济发展新路径,从一煤独大到产业多元,投资行业枝繁叶茂,2016年,鄂尔多斯市投资领域已涵盖80个行业种类,多种行业戮力生辉,共圆鄂尔多斯新辉煌的梦想。

──工业转型渐入佳境。自治区成立初期,鄂尔多斯市可谓“一穷二白”,除了一个地方国营企业和一些小煤窑外,再没有什么工业可言。进入九十年代鄂尔多斯市充分利用“羊煤土气”的资源优势,因地制宜,大力发展以煤炭、电力、化工、羊毛制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基础建设,70年累计完成工业建设投资14337亿元,占总投资的61.4%。特别是“十一五”以来,鄂尔多斯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工业建设实现腾飞,2006—2016年,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3603亿元,占70年工业投资的94.9%,年均增长速度达17.2%。现如今,鄂尔多斯市坚持“五大发展理念”,不断加快转型发展步调,非煤产业得以迅速发展,2016年全市非煤产业投资完成1565.6亿元,较2006年增长488.1%,工业投资比重较2006年提高14个百分点。不仅形成了以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、汇能煤化工项目等为代表的煤化工产业集群,更是围绕主导产业链部署新兴产业链,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蓄势崛起,京东方液晶显示、奇瑞汽车、久和风机等一大批技术成果落地转化。

──农牧业建设日新月异。自治区成立时,受生产关系制约,科技水平、农牧民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,鄂尔多斯市农牧业投入力度非常低,1949—1978年农牧业投资仅0.7亿元。改革开放后,鄂尔多斯市立足于地区优势,确立了“瞄准市场,调整结构,恢复生态,增效增收,建设绿色大市,畜牧业强市”的农牧业经济发展思路,农牧业投资节节攀升,1978年以来,鄂尔多斯市用于农林牧渔业的投资共780.5亿元,占总投资的3.4%。70年间,在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的同时也不断进行农牧民生活改造,特别是2015年,鄂尔多斯市一年内对农村牧区完成投资88亿元,改造危旧房3.8万户,硬化街巷道3386公里,改造农村电网8090公里,解决了11.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,完成村庄绿化44.7万亩,农村牧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,农牧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。

──交通运输四通八达。“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”是自治区成立之初鄂尔多斯市道路的真实写照,全市境内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条简易的国、省道外,就无其他交通方式可言。经过70年发展,昔日沙丘连片、处处荒凉,如今陆空成网,四通八达。不仅公路、铁路通车里程节节提升,航空、铁路运输水平也不断提高。2016年,全市公路总里程22840公里,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136公里;铁路通车里程达2001公里,并于同年5月呼包鄂集动车开通运行,结束了鄂尔多斯市无动车时代;如今,伊金霍洛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,国际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,立体化的交通网已基本形成,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,更促使经济发展驶进“快车道”。

──房地产业乘风破浪。房地产业在鄂尔多斯市起步较晚,1990年开始商品房建设统计,房地产开发从无到有,从弱到强,不断发展壮大。1990年鄂尔多斯市房地产业刚刚起步,共完成投资0.03亿元,奠定房地产开发业的基础。90年代,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健康快速的增长势头,1999年,全市房地产业完成投资0.8亿元,是1990年的26倍,年均增长速度达46%。进入21世纪,鄂尔多斯市房地产业逐步走向成熟,伴随铁西区和康巴什区的兴建,鄂尔多斯市房地产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。2011年,房地产业投资达到1990年以来的“顶点”,共完成投资408.6亿元,是21世纪初的314倍,年均增长速度达68%。在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的压力下,自2012年开始,在宏观经济增长趋缓、煤炭产业下滑以及房地产调控效应逐步显现等多重因素作用下,鄂尔多斯市房地产市场进入低迷阶段,连续四年呈下降态势,平均回落速度达26%。2016年,随着“去库存”政策的不断深化落实,鄂尔多斯市房地产业“乘风破浪,终破难关”,房地产投资实现近年来首个正增长,累计完成投资135.0亿元,同比增长12.9%。

70年投资建设的快速发展历程,见证了鄂尔多斯市经济的辉煌成就。展望美好的未来,更觉任重道远,催人奋进。在“十三五”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,鄂尔多斯这座美丽富饶的高原之城,正以破茧成蝶的姿态,向神州大地传递着自信、活力与魅力,努力实现鄂尔多斯新辉煌的愿景。

更多推荐

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如何?拉动增长因素详解看这里~~

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怎样?有哪些特点?


本期编辑:何苗 校对:宝上越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